中国曲艺之乡工作专家组到荔湾区 进行调研复核
 
2023-05-29
 

       5月20日,由中国曲协原副主席、顾问王汝刚、中国曲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曲协主席梁玉嵘,中国曲协曲艺之乡(名城)建设委员会委员宋媛,中国曲协外联处处长管宁,广东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组成的中国曲艺家协会调研组到广州市荔湾区开展中国曲艺之乡调研复核工作,荔湾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明曦,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家辉,区文联主席葛华,区教育局副局长罗锦虹,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陈艮群,区青少年宫、粤剧艺术博物馆、区粤剧曲艺协会等部门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中国曲协专家组实地考察荔湾区青少年宫,参观荔湾区教育系统艺教结合粤剧项目基地学校粤剧粤曲教育成果展示,观摩粤剧曲艺基本功、唱段教学课堂展示,了解青少年粤剧粤曲后备人才培育情况;考察粤剧銮舆堂、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活动场地、广州市粤剧曲艺创作实践基地、荔湾区少儿粤剧曲艺活动基地,调研曲协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和创作研究情况;考察永庆坊、非遗街区、粤剧艺术博物馆,观看广福台群众曲艺展演;观摩荔湾·粤韵——荔湾区优秀曲艺节目展演,举行广州市荔湾区中国曲艺之乡调研复核工作汇报座谈会,听取荔湾区中国曲艺之乡工作情况汇报,了解荔湾区中国曲艺之乡建设管理情况、经验做法,听取基层组织、曲艺从业人员对曲艺之乡建设的意见建议。

  专家组对荔湾区粤剧曲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荔湾区曲艺之乡工作领导重视,基层基础扎实,人才结构合理,制度保障到位,品牌活动项目打造很有章法,文旅融合发展完备,精品创作和理论研究颇有成效。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加强曲艺专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传统曲目学习,三是加强曲艺精品创作,四是加强曲艺对外文化交流,五是加强曲艺传承体系建设。勉励曲艺工作者要正视讲台、珍惜平台、敬重舞台,讴歌新时代,编创新节目,在曲艺之乡传承发展上不断作出新的探索、创造新的经验,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作出新贡献。

  荔湾是广州名城文化深厚的老城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的核心区域,战略地位凸显,发展空间广阔,商贸氛围浓厚,文化特色鲜明,是广州市唯一一个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在荔湾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区内现有私伙局52个,爱好者近3000人。近年来,荔湾区委、区政府紧抓机遇,创新发展,立足大湾区平台,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粤剧曲艺传承发展,着力推动中国曲艺之乡作为文化生态保护的金字招牌。原创作品广东粤曲小调《荔湾缘·中国梦》2021年获广东省戏剧曲艺花会金奖、第五届广州市戏剧曲艺大赛金奖,并入选“牡丹花开心向党”——第三届中国东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广东南音《沧桑十三行》荣获广东省第三届曲艺之乡(中国)精品展演三等扶持奖励。广东南音《同心结》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南音﹒知音》2020年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入围。文学评论《一树两花·粤剧<还金记>与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之比较》获第五届广东省戏剧文学评论奖一等奖。出版《岭表行歌》——广东曲艺家访谈录,以粤剧名家的口述历史和艺术感受,由表及里讲述广东这片土地的传统和精神,照应中国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出版岭南记忆绘本《粤忆记》,以一位粤剧演员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穿插“私伙局”“行当”“武技”“戏服”等专题的展示,全面描摹戏曲艺术的文化魅力和城市印记。举办“南国红豆”广东粤曲私伙局大赛、全球微粤曲大赛、穗港澳粤剧日等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粤港澳粤剧曲艺文化交流,以粤剧曲艺为纽带,共建人文湾区,打开广州与世界的联通之门,推动荔湾区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出新出彩,为粤剧曲艺文化在荔湾的持续性发展、创造性转化、长期性繁荣创设“荔湾样板”。

(荔湾区文联)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备案编号:4401040101381    粤ICP备05119915号    技术支持:广州市新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03号东建大厦    邮编:510045    邮箱:gzswl.yjb@gz.gov.cn
网址:http://www.gzwl.org.cn